1、浏阳皮影
皮影戏用湘剧和花鼓戏唱腔,一般为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弹唱的艺术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别。整本必加登场戏;散句必加杂戏。解放前,长沙庙宇甚多,大庙及会馆都建有戏台。在这些地方,皮影戏常演寿期戏,如二月初二的土地戏,三月十五的财神戏等。
2、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长沙花鼓戏剧本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剧目短小精悍、风趣幽默;表演载歌载舞、形式丰富。既有手巾舞、打花棍、扇舞、矮子步、打酒杯等民间舞蹈的表现手法,又从劳动生活中提炼了型田、使牛、推车、砍柴、绣花、喂鸡、纺纱等表演程式,惟妙惟肖,美不胜收,极大地提高了花鼓戏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
3、长沙快板
长沙快板是一种传统曲艺。流行于长沙地区,是快板的一个分子。过去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