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物理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浑浊度等感官物理性状指标,以及总固体、悬浮固体、电导率等其它物理性水质指标水的许多物理特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水中进行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有关。如,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地下水的温度比较稳定,工业废水的温度与生产过程有关等。
纯水是无色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测定水样时,将水样颜色与一系列具有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或绘制标准曲线在仪器上进行测定。
对废水和污水的颜色常用文字描述,如定性的或深浅程度的一般描述。
必要时辅以稀释倍数法:在比色管中将水样用无色清洁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并与液面高度相同的清洁水作比较,取其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者,即为色度。
水中由于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杂质而产生浑浊现象。
水体中悬浮物质含量是水质的基本指标之一,表明的是水体中不溶解的悬浮和漂浮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表现出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的阻碍的程度,与颗粒的数量、浓度、尺寸、形状和折射指数等有关。
总固体
水样在103-105℃下蒸发干燥后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余物。
悬浮性固体
水样过滤后,滤样截留物蒸干后的残余固体量称为悬浮性固体。
挥发性固体
在一定温度下(600 ℃)将水样中经蒸发干燥后的固体灼烧而失去的重量。可略表示有机物含量。
电导率
水中溶解的盐类均以离子状态存在,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因此电导率可以间接地表示出溶解盐类的含量。电导率的大小受溶液浓度、离子种类及价态和测量方法的影响。
电导率是指一定体积溶液的电导,即在25℃时面积为1平方厘米,间距为1厘米的两片平板电极间溶液的电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