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劝学原文全文及译文
时间:2025-04-15 02:21:12
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劝学原文全文:

《劝学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的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孔子在十五岁就开始立志学习,一路走来,经过了许多年的努力,到了七十岁时才真正做到了自己想要的事情。

孔子谈到了年龄和学习的关系。他认为,年轻时要有志气,要有远大的目标,要努力学习;中年时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要有一定的成就,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老年时要有自己的见识,要有智慧,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孔子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不逾矩”。他认为,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安理得,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是一生的事业,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追求进步;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盲目追求成功,不违反自己的道德准则。

劝学原文译文:

《劝学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有所成就,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六十岁时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不会超出自己的底线。”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认为,年轻时要有志气,追求远大目标,不断学习;中年时要有自己的立足点,具有一定的成就和判断力;老年时要有自己的智慧和见识,听从自己的内心。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不逾矩”的概念。他认为,在做事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安理得,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是一生的事业,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追求进步;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盲目追求成功,不违反自己的道德准则。

推荐
Copyright © 2025 枚法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