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陪伴,给予孩子足够安全感
幼小的孩子之所以会胆子小,会想要黏着妈妈,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能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这对他培养独立探索能力,提高胆量是有帮助的。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安静些,少制造些麻烦,经常会吓唬孩子,比如“你在闹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如果孩子本身就缺乏安全感,父母很少陪伴,再加上父母的恐吓,会加剧孩子的恐惧意识,担心被抛弃,从而胆子变得更小了,所以父母必须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关怀才行。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经常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所以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自然不利于其独立能力的锻炼。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胆子小,不敢做很多事,是因为他不会,他担心这样会犯错,所以父母很有必要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要想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就需要父母先有一个心理准备,要勇敢放手,多让孩子去尝试、去犯错,通过这种锻炼,不仅可提高孩子独立做事能力,提高其胆量,也有助于自信心、意志力、思维能力等的锻炼。

3.少斥责,多鼓励,提高孩子自信心
幼小的孩子因为认知能力缺乏,又总是很淘气,难免会犯错,会惹爸爸妈妈生气,这时脾气不好的父母很容易冲孩子发脾气,比如有的妈妈经常会说“你再扔东西,我就打你”,“你能不能老实坐好?”
当父母总是指责孩子,认为他什么都做不好时,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久而久之变得不愿意尝试,因为不做就不会错,多做就多错。要知道,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在不断尝试、犯错中逐渐得到提升的,如果父母能耐心引导,多加鼓励,能提升其自信心,使他胆量变大。

4.多外出,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和环境
孩子之间总是有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一会儿亲热得不行,一会儿又会打起来,这种都是很正常的,最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干涉,总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委屈或与他人发生冲突,而让孩子减少接触外界,接触他人,这反而会加剧孩子胆怯、害羞、不善社交的心理。
要想提高孩子胆量,父母就需要多放手,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的人和新鲜环境,这对孩子的胆量和社交能力的锻炼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