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温情况下不去用药
除草剂对于温度的敏感度比较高,如果喷施除草剂时,温度过低时,就有可能出现药害,一般情况下,以10度为一个标准,温度越低,发生药害的几率相对就会越大,同时,还要注意喷除草剂以后5-7天内的温度,如果在这个时间内,出现了突然大幅度降温的天气,也有可能出现药害。
2、小麦苗弱、苗黄的情况下不去用药
市面上常用的除草剂在3-5叶时,可以全田喷雾,过了5叶之后,需要定向喷施,说是这样说,但在实际打药过程中,小麦接触到除草剂药液以后,还是会吸收一部分,只不过小麦自身的抵抗力,可以避免出现药害的症状,但是,小麦如果出现了苗弱、苗黄的情况,自身的抵抗力相对减弱,当除草剂喷施过后,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害了。
3、打药过程中不要重喷
假设一套除草剂喷施一亩地,是不会出现药害的,但一套除草剂喷施了半亩地,出现药害的几率就会大增,这就是药液浓度过大的问题,同理,如果在施药过程中,出现了重喷的情况,在重喷的区域,小麦受到了双倍甚至更多的除草剂药液,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害,尤其是地头区域,比如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调试喷头出水量的大小,或者这一行打完需要转弯的时候,都有可能加大地头处的小麦重喷的几率。
4、打药前进行二次稀释
喷施除草剂时,进行二次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药液更好混合均匀,不会出现浓度不一样的情况,如果直接把除草剂倒入大容器中,有可能部分药液浓度大,部分药液浓度小,喷施过后,浓度大的出现药害,浓度小的杂草死不了,经过二次稀释后,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二次稀释的做法,先在小容器中把药液搅拌均匀,然后在倒入大容器中搅拌均匀。
5、田间有积水不要用药
6、小麦拔节期以后不要用药
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这时期的小麦相对比较敏感和脆弱,如果喷施除草剂以后,很容易出现药害,影响后面的抽穗,另外,拔节期的时候,小麦杂草已经很高,除草剂喷施过后,防效也一般,所以,不建议拔节期以及以后的生育期内喷施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