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顶寺庙的建成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传说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普光比丘的僧人来到梵净山修行,他在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小殿,作为他修行的场所。
后来,明朝时期的一位佛教高僧——常熟和尚来到梵净山修行,他看到那座小殿十分破旧,于是他开始筹集资金,准备修建一座更加宏伟的寺庙。常熟和尚不仅自己出资修建,还募集了很多人的捐款,最终在山顶上建成了梵净山顶寺庙。
梵净山顶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寺庙的主殿是五层楼阁式建筑,高达48米,是中国南方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寺庙的建筑物、雕刻、壁画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佛教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